j9九游会官方登录|川原洋子|人民日报震怒:这种保健品是吸血骗局连救命钱都不放过
據《齊魯晚報》報道,2017年3月11日,一位60歲的青島老人自殺身亡,遺書稱被“保健品”坑慘了:說讓我和老伴可到雲台山、西安、巴釐島等地方旅遊j9九遊會官方登錄,至今一個地方也沒去,產品也沒拿到多少。眼看著我與老伴幾十年來勤儉節約的近10萬元基本泡湯,內心很難過……
據《成都商報》報道,成都一老人投資保健品等項目被騙百餘萬,直到腦梗後才給家人說出實情,家人調查發現,那些公司逐一搬走追債無門。
據《深圳晚報》報道,深圳的易奶奶今年80歲,老伴也已90歲高齡,2012年開始,二老開始被人忽悠購買各類保健品,並逐漸沉迷其中,4年間,他們將這些年辛苦積攢的60餘萬元退休金花費殆盡,換來的是一屋子“沒什麼作用”的保健品。
無良保健品接連坑老食品安全。,人民日報坐不住了,在報紙、微信接連發文怒斥保健品吸血騙局,今天就為您揭開這個騙局。
同樣是維生素Cj9九遊會官方登錄,在藥店裡買可能只要幾塊錢一盒,而在保健品的專賣店則有可能買到三四百元一盒,保健品的價格之高幾乎是公認的事實。盡管保健品的廠商在宣傳時會表明自己使用了更高級的原料和工藝技術,但從生物學的角度上看,相同的有效成分使得它們對人體的影響幾乎沒什麼差別。
但是這仍然抵不住廠商自己對保健品功能的定義和吹捧,比如將將某種草炒到上千元一克,直到被從“保健品”行業中除名。這些概念的炒作無疑為保健品的價格飆高添了一把火。
資料顯示,保健品的成本只佔零售價格的10%左右。以前段時間披露的匯仁腎寶為例川原洋子,據澎湃新聞報道,匯仁腎寶一片成本不足兩毛錢,而其市場售價則在2.55元/片左右。僅2015年的廣告投入就高達6.66億元。
據《法治週末》記者了解,2009年川原洋子,沈陽市對隨機抽取監測到的保健食品進行廣告調研發現,保健食品市場普遍存在價格虛高情況,代理價6元的保健食品,零售價竟然是98元,銷售利潤高達15倍有餘。
直銷公司線下的銷售員通過抽成的方式來分食利潤,而以人脈和口頭推銷建立起來的銷售模式,比傳統的經銷模式更注重廣告的效果j9九遊會官方登錄。直銷模式下的顧客更容易被廣告宣傳和“情理”打動,而非原本最影響決策的價格因素。這也使得在直銷過程中更容易出現虛假宣傳和空頭支票j9九遊會官方登錄。
中老年人在購買貴重物品時會多方搜集信息,但仍會因為價格誘惑j9九遊會老哥俱樂部、廣告吸引、商家促銷、銷售熱情及週邊人影響等因素鹿茸養殖,,而產生購買,多數老年人願意接受會員制、消費返利、預付儲值卡等形式,在理解不深的情況下,容易被不良商家利用,陷入消費陷阱。
據央視財經報道,記者臥底武漢樂百齡生物科技公司一場“健康講座”調查發現,保健品公司首先打溫情牌建立感情,然後填寫資料套取個人病史,再邀請假名醫演講並會診,會診就是根據之前的“個人病史”裝模作樣的望聞問切,最後銷售無資質的保健品,一盒對外售價3980元的蜂膠膠囊,進貨價只有65元。
很多中老年朋友對保健品認知存在誤區,約兩成的老年人認為保健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藥品,甚至個別老人認為保健品完全可以取代藥品;在治療效果上川原洋子,接近兩成老年人認為保健品有輔助治療效果,還有部分老年人認為保健品可以治療疾病j9九遊會官方登錄。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被騙?這與中國倉促進入老齡化社會有關。有學者對當前的中國家庭結構提出一個“421”概念切片鹿茸,即每個家庭裡,夫妻兩人要照顧1個孩子4個老人。這4個老人裡,通常有一到兩人缺乏子女關心和陪伴,成為空巢老人。長期面對孤獨和寂寞的老人很容易被一些保健品營銷人員的“溫情營銷”和熱鬧講座吸引,逐漸深陷其中難以自拔川原洋子。
在老人面前,這些騙子把自己裝扮成貼心的晚輩j9九遊會官方登錄,用甜言蜜語跟老人套近乎,讓老人認為他們比家人更親,其實都是衝著中老年朋友的錢來的。
建議做子女的鹿茸功效。,定期看望父母九遊老哥俱樂部官方網站,,打電話告訴他們你在哪裡在忙什麼,多聽聽他們嘮叨,有時間常回家看看川原洋子鹿茸膠囊,多陪陪他們川原洋子。這裡給大家算一道殘忍的計算題,如果父母還能健健康康地活30年,這30年間你們還有多少共處的時光?結果觸目驚心。
加入自己平均每年回家1次j9九遊會官方登錄,每次5天,減去應酬、工作吃飯、睡覺等時間川原洋子,真正能陪在父母身邊的大概只有約24小時。30年,總共才720小時,差不多一個月。
如果你跟父母住在一起,那麼你很幸運,你還能陪伴父母很長時間。除去應酬、上班、睡覺等時間,你平均每天能陪伴父母4小時,一年大約能陪伴父母1460小時,其實也就2個月多一點。
當然,人民日報和名家名方抨擊的主要是那些無良“保健品”,如何常見詐騙套路有哪些?買保健品要注意哪些?如何識破保健品騙局?人民日報為大家做了一份最全保健品防詐騙指南j9九遊會官方登錄,建議大家都看一看,年輕人看到了中藥養生,,也請轉給咱爸媽。(如看不清字川原洋子,點一下圖片即可放大)
人民日報在刊發在2017年4月10日評論中建議,盡快制定經營保健品行業規定和營銷規範,對企業、從業人員資質及經營地點、方式等作出明確規定,根治保健品亂象方有制度保證。
監管在路上,咱們自己也要擦亮眼睛,千萬別被無良保健品謀財害命,如果要買保健品,請到正規藥店購買,有病咱還是得去醫院。
保健品連老人救命錢都不放過,希望借您之手,讓更多中老年朋友知道,再也不要上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